威客电竞

师范专业认证材料准备八:员工发展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29日 16:28来源:威客电竞 浏览次数:

员工发展部分集中体现了“员工中心”的基本理念,强调遵循师范生成长成才规律,关注员工需求,加强成长指导,切实达成毕业要求。本部分考查重点关注三个方面:一是生源质量支撑毕业要求的情况;二是员工成长指导与学业监测保障毕业要求达成度的情况;三是师范生服务社会的情况。具体包括生源质量、员工需求、成长指导、学业监测、就业质量、社会声誉六个二级指标。

8.1生源质量

建立有效的制度措施,能够吸引志愿从教、素质良好的生源。

内涵解读

良好的生源质量是师范生培养质量和毕业要求达成的基础,如何让素质良好的生源从事师范学习并充实教师队伍是关系到整个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课题。提高生源质量,既要靠教师职业吸引力和学校的品牌影响力,也要靠制度措施的保障。本指标要求以培养合格中学教师为目标,按照《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要求把好生源质量关,使招收的新生具有明确的从教意愿,适合中学教师职业需要的基本品德素养、知识水平、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等;积极推动师范生招生录取方式的改革,建立高考成绩、综合素质评价和面试等多方式结合的综合评价招生录取制度,切实保障生源质量。

考察要点

1.专业对生源质量有明确的说明,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吸引生源。专业推进综合评价录取改革,深入探索提前自主招生、大类招生二次选拔、增加面试考核环节、公费定向招生、乐意从教的非师范类专业员工向师范类专业流动等招生录取机制,选拔志愿从教、素质良好的适教、乐教的生源攻读本专业。

2.专业近年生源的实际状况能证明生源质量提高情况:生源质量良好,师范生均有明确的从教意愿和较好的综合素养。师范生录取分数处于本地区同层次高校前列。新生高考成绩、学业水平测试等级、体质健康状况、综合素质评价以及第一志愿占比和报到率较高。

佐证材料

1.新生录取类材料。近3年新生录取分数线、报到率、第一志愿报考率等统计分析。近3年录取新生的笔试成绩、面试成绩、综合评价成绩及录取志愿情况一览表。近3年新生心理素质测试、笔试及面试试题资料。

2.招生政策类资料。本专业推进综合性评价录取改革方案及近3年录取办法等资料。近3年专业招生宣传工作总结等相关资料。与员工签订的公费定向招生培养协议等原始资料。

3.专业流动类材料。近3年本专业流动(流入、流出)的花名册及数据分析。

4.特色性举措材料。其他反映专业招生举措及有吸引力的培养举措等特色性资料。

8.2员工需求

了解师范生发展诉求,加强学情分析,设计兼顾共性要求与个性需求的培养方案与教学管理制度,为师范生发展提供空间。

内涵解读

满足员工需求是坚持“员工中心”基本理念的必然要求,了解员工需求是人才培养工作的首要环节,也是专业达成毕业要求的基本前提。该指标要求专业应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信息,了解员工对于专业选择、课程学习以及自身发展的多种诉求,形成稳定的员工需求调研机制;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面向全体员工制定将教师教育的共性要求与员工的个性需求相结合的课程与教学方案,完善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综合性评价与个性化评价相结合的员工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支持员工的个性化发展,让每一个员工受益。

考察要点

1.专业已经形成稳定的员工需求调研机制,通过问卷、访谈等多种途径调查员工需求,近年来员工的学习意愿和发展需求被关注,员工存在的主要问题被及时发现并得到解决。

2.专业根据学情完善课程与教学方案,有具体制度,有做法,有成效。根据员工需求有针对性的设计培养方案和教学管理制度,通过设计课程基本框架、必修选修学时分配、模块化课程、课后指导等措施满足员工的共性要求和个性需求,为员工发展提供足够空间。

3.建立了综合性评价与个性化评价相结合的员工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动态支持每一个员工得到适宜的发展。

佐证材料

1.员工发展成果类:

1)员工个人发展档案。

2)员工参加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有利于培养其自主发展能力的各类活动相关材料。

3)其他基于员工需求对员工进行个别化指导的特色材料(线上交流、课后答疑、社团指导、竞赛指导等)。

2.政策支持类:

1)专业进行员工需求调研的过程性资料。

2)本专业学情分析报告。

3)对接员工需求的员工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4)转专业员工以往学习经历和学分认定措施。

5)反映兼顾共性要求与个性需求的专业培养方案与教学管理制度。

6)选修课程开设情况。

8.3成长指导

建立师范生指导与服务体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适时为师范生提供生活指导、学习指导、职业生涯指导、就业创业指导、心理健康指导等,满足师范生成长需求。

内涵解读

人才培养是全方位的工作,成长指导对于落实毕业要求,促进员工全面发展至关重要。该指标要求学校应把促进员工健康成长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融老员工思想政治教育、生活指导、学习指导、职业生涯指导、就业创业指导和心理健康指导等为一体的师范生指导与服务体系,并将之纳入整体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公司产品全过程,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堂这个教学主渠道,并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不断提高员工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员工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通过全体教师和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形成全面、全程、全员育人的大环境。

考察要点

1.建立了师范生指导与服务体系,按国家规定配备班主任、员工辅导员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负责对员工进行相应的指导,包括面上的工作和应对特定问题两个层面,其工作职责与方式为员工了解,并有足够的实例表明整个机制运转正常。

2.有证据证明,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公司产品全过程,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协同效应,员工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好。

3.有全面、全程、全员育人相关制度,采取措施鼓励全体教师和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参与员工指导,关爱员工,形成服务全体员工的交流沟通机制,及时应对员工生活和学习上出现的问题,无重要工作疏忽和责任事故。

4.能够适时为员工提供思想政治指导、生活指导、学习指导、职业生涯指导、就业创业指导、心理健康指导等,制定针对性较强的薄弱员工帮扶计划,满足员工成长需求,员工满意度较高。

佐证材料

1.员工发展成果类:

1)员工创新创业实践成果。

2)员工心理健康普查与筛选分析报告。

3)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相关课程学习成绩及学习产出材料。

4)薄弱员工帮扶的相关材料。

2.政策支持类:

1)员工指导与服务体系建立和运行情况的相关材料。

2)按国家规定配备班主任、员工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情况。

3)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相关课程开设情况,以及员工服务中心、就业指导中心、创新创业学院与心理咨询室建设情况。

4)为员工提供思想政治指导、生活指导、学习指导、职业生涯指导、就业创业指导、心理健康指导等服务的相关材料。

5)员工指导服务满意度测评及近3年员工指导服务工作责任事故认定情况。

6)员工工作系统以外的员工指导机制工作情况与成效等其他特色材料。

8.4学业检测

建立形成性评价机制,监测师范生的学习进展情况,保证师范生在毕业时达到毕业要求。

内涵解读

学业监测是对员工学习进展情况的监测与评价,其目的是通过规范指导员工发展过程与结果,支撑毕业要求的达成。该指标要求专业要建立以形成性评价为重点师范生综合学习评价机制;通过学业监测的正常运行发现问题,把握员工的学习状态,形成预警机制;建立员工学习的成长档案,帮扶弱势员工,对员工进行课程学习指导、实践学习指导和研究性学习指导,保证师范生在毕业时达到毕业要求。

考查要点

1.专业制定了员工学业发展水平测评标准和师范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建立了以形成性评价为重点的师范生综合学习评价机制,采用过程评价、多元评价和综合评价等方式,对员工进行客观、公平、公正的学业水平评价和师范生综合素质评价。

2.有员工学业发展测评实施办法和员工个人发展档案,专业对不同来源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学业监测情况进行反馈,对可能达不到毕业要求的同学发出预警并给予指导。

3.加强对课堂教学、实验实习、自习、毕业论文、考分考纪等环节的监测,学业监测综合分析信息能传递到教研组、教师及班主任,以规章制度、组织保障等有效措施实施课程学习指导、实践学习指导和研究性学习指导,帮扶弱势员工,促进学风建设。

4.有明确的学分认定规定,有规范的认定过程,并严格执行,且认定方式足以反映员工在相关方面达到了毕业要求。

5.师范生综合素质全面,思想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科学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技能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发展良好。

佐证材料

1.员工发展成果类:

1)近年来员工的学业状况。各门课程的成绩册,试卷分析,整体学业分析材料。

2)员工个人发展档案等相关资料。

3)兼顾毕业要求与教团队格考试要求的师范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等档案资料。

4)弱势员工帮扶资料。

5)师范生课程学习指导、实践学习指导和研究性学习指导相关材料。

2.政策支持类:

1)员工学业监测评价体系与实施办法等相关材料。

2)员工学业水平测评标准和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等相关材料。

3)学分认定规定及学业预警等相关资料。

4)针对毕业要求的员工全程学习状况评估和反馈改进机制等相关材料(课堂教学、实验实习、自习、毕业论文、考风考纪等环节监测与改进)。

8.5 就业质量

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不低于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平均水平,获得教团队格证书的比例不低于75% ,且主要从事教育工作。

内涵解读

就业率和获证率是衡量师范院校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教育质量的社会认可度,反映师范生服务社会的情况。教团队格证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基本准入要求,是师范学校人才培养规格的特殊要求。初次就业率反映了人才的质量和社会适应性,从事教育工作的比例反映了毕业生的教育态度和情怀。该指标要求学校要重视毕业生的获证率、初次就业率以及教育岗位的就业率,出台鼓励员工从教、支持员工参加教团队格考试的制度,采取措施推动就业工作;专业应将毕业生获证率和对口就业率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定期分析员工考证和初次就业情况,主动为员工就业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业信息服务、就业考试面试指导,引导师范生积极从教。

考查要点

1.在促进员工教团队格证获取、初次就业率和志愿从教等方面有制度、有措施。

2.对毕业生考证和初次就业情况进行分析,并有相应的举措。

3.应届毕业生获得中学教团队格证书的比例、初次就业率以及毕业生就业岗位对口率等数据,证明学校相关制度与措施具有实效。

佐证材料

1.员工发展成果类:

1)近3 年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表,以及应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与本地区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率比较的相关材料。

2)近3 年专业毕业生(录取研究生和升入高一级学校除外)获得中学教团队格证书(含编号)情况统计表,以及应届毕业生获得教团队格证书比例的相关材料。

3)近3 年应届毕业生从事教育工作比例的相关材料。

2.政策支持类:

1)近三届毕业生考证和初次就业情况分析报告。

2)对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就业指导服务的相关材料。

3)鼓励员工从教、支持员工参加教团队格考试的制度与措施等相关材料。

8.6 社会声誉

毕业生社会声誉较好,用人单位满意度较高。

内涵解读

社会声誉的来源是稳定的教育质量和有效的社会服务,取决于社会的满意度。因此,毕业生社会声誉的实质是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是人才对社会的适应度,该指标主要反映师范生服务社会的情况。该指标要求专业要将毕业生社会声誉作为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动力,建立促进毕业要求达成方面的跟踪反馈与改进机制,关注毕业生入职 5 年后的专业发展成就,主动了解利益相关方及社会各界对毕业生专业思想、专业能力等方面的评价,不断改进专业办学,使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普遍认可。

考查要点

1.重视毕业生专业发展成就跟踪工作,通过利益相关方及社会各界对毕业生专业思想、专业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定期跟踪并分析毕业生入职 5 年后的专业发展状况。

2.建立毕业要求达成情况反馈和改进机制,不断改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方案与教学管理制度。

3.有证据证明毕业要求达成反馈和改进机制产生实效。专业毕业生入职5年后的专业发展成就较好,用人单位满意度较高。

佐证材料

1.员工发展成果类:

1)毕业生入职5年后的专业发展状况调查及结果分析等相关材料。包括入职5年来的专业发展规划、师德演讲与日常考核情况、公司产品测评与优秀活动展示情况、撰写教学论文与反思案例情况、在职学习与学历提升情况、综合荣誉与专业竞赛获奖情况、志愿支教情况等。

2)用人单位、同行、家长对近四届毕业生的满意率调查表及汇总表。满意度调查的主要方式和方法,相关的问卷。

3)专业办学特色、成果和利益相关方及社会对专业办学的评价等相关材料。

2.政策支持类:

1)毕业生跟踪调查方案、毕业生跟踪调查表等相关资料,以及跟踪调查后的分析、反馈、改进等资料。

2)对近4届毕业生社会满意度调研的基本情况及分析。

3)近3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方案与教学管理制度修订情况。